和小邱約定2018.05.25星期五晚上,帶領我和宥濂前往小邱抓蝦的點。
一下網兩人同時撈取一尾吳郭魚。
拍完照隨即放生。
連泰國鱧魚都撈的到,想必蝦苗一定被吃掉不少。
兩人聚精會神的努力抓。
1個小時過後,發覺今日的蝦量有點少,應該和此地的生態環境有關。
還有撈到2尾小泥鰍。
1個小時後,決定打道回府卡實在,因為明日還有釣魚的行程 。
和小邱約定2018.05.25星期五晚上,帶領我和宥濂前往小邱抓蝦的點。
一下網兩人同時撈取一尾吳郭魚。
拍完照隨即放生。
連泰國鱧魚都撈的到,想必蝦苗一定被吃掉不少。
兩人聚精會神的努力抓。
1個小時過後,發覺今日的蝦量有點少,應該和此地的生態環境有關。
還有撈到2尾小泥鰍。
1個小時後,決定打道回府卡實在,因為明日還有釣魚的行程 。
時間:2015/12/04-05
地點:馬陵溫泉
溫泉座標:X:121.057027,Y:24.229333
人數:6人
人員介紹:
1. Tommy :總召集人兼發起者
2. Nelson :野營5星級主廚
3. Kevin :專業登山越野 + 廚師
4.Frank : 野溪溫泉造池達人
5.Jerry :乳豬護送達人 + 溪蝦獵人
6. Luson :主編 + 溪釣達人
去程時間:約2小時30分(中途午餐小休息)
回程時間:約2小時40分(中途小休息)
集合時間:06:30 am
如下圖:已經到上谷關的停車場,由於今日是星期五,沒有別的遊客和釣友。
看到如下的背包裝備,心都快涼了一半,每人背包重量約20公斤以上。
看到如下這頭乳豬,恨不得叫牠自行走去;乳豬淨重6台斤(3.6kg),外加專用烤肉架和包裝3.2kg,這頭豬總重6.8kg。
如下圖:啟程前,6壯士先合影一張,個個意氣風發、朝氣十足,有不達目的、絕不回頭的決心。
如下圖:背包上肩後的英姿,看得出大家都是一條好漢,俗語說:沒有三兩三、怎麼上梁山。
如下圖:本人50L的專業登山背包也裝的滿滿的,都比我的身高還要高。
開始起步了,過了前面的柵門,就準備下溪底了。
快下溪底了,冬天是枯水期,才有辦法溯溪走到馬陵溫泉。
如下圖:看到Jerry(小楊)手上提著乳豬,感覺不是很恰當,這會影響走路和溯溪的安全性。
如下圖:最終還是決定把豬綁在背包上,比較好走路及溯溪。
兄弟爬山、各自努力,我只能給各位心靈上的鼓勵:加油、加油、加油
我和Tommy第2次拜訪此地,去年當天來回,這一次來個2天一夜。
右方是落石區,我們靠左盡速通過,以策安全。
又看到巨石強森了
小楊年輕就是本錢,一派輕鬆的樣子。
如下圖:啟程1個小時了,大家先休息片刻,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。
到馬陵溫泉橫渡溪水數十次,是必經之路,防滑鞋是必備的裝備之一,安全才是回家之路。
如下圖:去馬陵之路,橫渡大甲溪水數十次是必然的,溯溪防滑鞋是必備的。
Frank的登山杖,對於不擅長走山路和溯溪的人,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如下圖:在此休息,順便吃飯糰,解決午餐。
如下圖:終於到了馬陵野溪溫泉。
如下圖:後方已經有前遊客挖好2池溫泉池了,只需鋪上帆布,看起來比較乾淨。
早上10點出發,終於在下午1點到達,扣掉休息時間,大約2個半小時的路程。
卸下裝備,先紮好帳篷。
如下圖:這是我們的天然冰箱。
如下圖:大家分工合作,各司其職,Kevin 切菜功夫一流,有五星級廚師的架式。
Tommy 和Kevin迫不及待的下水泡溫泉了。
靠岩壁的水溫極高,都會燙腳。
Frank先掌鏡,五人先合影一張。
最後還是出動我的三角架和倒數自拍相機,才有辦法將我們六壯士一起入鏡。
真不好意思,我的涼鞋也入鏡了。
Nelson已經在生炭火,準備烤乳豬了。
烤乳豬很快地被我們大卸八塊,進了五臟六腑了。
酒足飯飽後,再泡個溫泉是一大享受。 溯溪、溫泉、烤乳豬,好比人參、貂皮、烏拉草。只有一個字可形容 "爽 "
泡完溫泉,重頭戲就看我和Jerry了:抓溪蝦
師傅一出手、便知有沒有;牛皮不是吹得,火車不是推的。很快的現煮一鍋燒酒蝦,給大家補補元氣。
酒足飯飽後,就是夢周公的時候了。
如下這2人帳,是我和Jerry的窩。外掛2支釣竿是明早要解一解手癢。
如下這帳是Nelson的卧房。
如下此帳是Kevin愛的小窩
如下這帳是Frank的閨房
下面這一間單人套房,是Tommy新買的喔!
一早起床,貴妃入浴先泡個溫泉。
酸菜白肉鍋,真是美味可口。
和Jerry解一解手癢,其實冬天枯水期是沒有甚麼魚。
溫泉蛋沒煮熟,再用攻頂爐煮熟一下。
豐盛的午餐是 :牛肉麵、蒸蛋、洋蔥青椒炒牛肉,出自五星級野營廚師Nelson之手。
泡完溫泉,再泡個冷泉。
再來個溪水灌頂,打通任督六脈。
2天1夜的行程已近尾聲,大家忙著拔營打包,準備溯溪返回原地了,最重要的是垃圾要帶回家。
終於在2015年歲末的今日,完成艱辛路途的馬陵溫泉2天一夜露營之旅,感謝參加人員各司其職,等一會4位成員還要開車北上,回到溫暖的家,兄弟們,珍重再見,期待再相會吧。
唱一首歌與各位分享吧 :
再會再會,難分難離在心底,那知時間又經過,不敢講出一句話,雖然暫時會分開,總是有緣來做伙,只有真情放心底,期待你我再相會
10/18阿麒和群組會員相約,將欲傳授釣鱔魚的方法與技術,早上9點整集合前往傳說中的鱔魚秘境。
會員專心聽課,師傅只教一次,等一下就靠各自作釣了,俗語說:師父領進門、修行在個人。
師傅一出手,便知有沒有;真的牛皮不是吹得,阿麒一下竿馬上拉起一尾鱔魚。
會員小楊也拉起一尾不算小的鱔魚。
今日的收穫有20幾尾鱔魚
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,而且子彈(餌料)已經用完,兄弟們該是分手互道再見的時候,感謝阿麒抽空教導該群組會員釣鱔魚,阿麒不願上鏡頭,只能拍到他的機車,兄弟們下次有機會再一起出巡吧!
2/22是104年農曆正月初四,上次已經抓了河蚌會來飼養,今日就到野塘尋找史尼氏小魞(ㄆㄚ ˊ)的蹤跡,史尼氏小魞(ㄆㄚ ˊ)又名紅目(魚代)、紅目猴、牛糞鯽仔。
大年初四,都沒有半個人來釣魚,我是今日第一個來釣魚的人,我釣竿都還沒下竿,就看到兩個騎腳踏車的外勞,讓我氣從中燒。
我放下釣竿,就走向他們,先拍幾張照片再說,他們看我走向前去,右手拿起袋子(內裝漁網),就趕快往回走,去牽腳踏車 - 落跑了。
真的是太不像樣了,我在綁魚線準備釣魚,這兩個外勞跑到我前面準備下水網魚。
春節期間此地沒人來釣魚,外來不知道來網了幾天的魚了,難快今日(初四)都沒魚汛。和表弟阿勝通了Line,他說一會兒就趕過來,阿勝說:上次來很會咬的。結果他一來看了今日的狀況,應證了我的說法,此塘這幾天被外勞下水操到驚嚇了 。阿勝說:到他那邊抓吧,他上次有在此釣了將近10尾的史尼氏小魞,也終於一圓我今日想釣史尼氏小魞來護育的夢想吧。
計畫已久的馬陵溫泉探勘與釣魚,終於敲定於2014.10.18成行了,人數4人剛好一台車,最重要是享受大自然及野溪溫泉的洗禮。
集合時間:05:20 am
健行時間:來回約5小時多(去:3小時多,回:2小時10分)
泡泉時間:2.5小時(含溫泉池的挖掘處理)
釣魚時間:20分(趕回程、時間不夠)
回程時間:03:00 pm
溫泉座標:X:121.057027,Y:24.229333(現場GPS定位)
約早上07:43到達上谷關最近溪谷的停車場(X:121.028888,Y:24.211861)。
準備走下溪谷,河床是目前往馬陵溫泉的路。
溪谷起點,4人先合照一張,路途遙遠,所以"兄弟爬山、各自努力"。
沿途有好幾處要溯溪橫越大甲溪,當然溯溪鞋是安全的裝備之一。
在這裡也練就了攀爬的功夫,不攀爬從左側繞大圈一點也可以。
爬上岩石頂端,發現漂流木的墳場。
太陽已經越過山頭,也越來越熱了。
看到這一顆巨石,代表已經過了2/3的路程了。
人在山谷中感覺更加的渺小。
走了2個多小時的半路,還能遇見釣友在釣魚,真的讚嘆釣魚人的耐力和體力。
又要準備橫越溪水了。
看到這個瀑布,代表馬陵溫泉就在前方1~2百公尺附近,此瀑布在我們溯溪而上的左手邊,等一會兒要動用鼻子聞看看,哪邊有硫磺的味道。
這是第一處溫泉的源頭,從岩壁縫隙流出熱水來,源頭水溫度很高會燙人要小心。
溫泉源頭座標:X:121.054638,Y:24.229972(現場GPS定位)
忘了帶生雞蛋,否則就可以水煮溫泉蛋了。
再往前走幾百公尺,又發現第二處溫泉出水源頭,而且旁邊已經有前遊客已挖好的溫泉池,當然我們就把裡面的青苔處理一下,讓它流出去,再增加流入的熱溫泉水量,就一級棒了。
換完泳褲,再來一張大合照,當然要裸體泡湯也可以,這裡沒有妨害風化的問題。
浸泡一下天然的馬陵野溪溫泉,真是人間一大享受。
這2條石賓是被溫泉水給燙暈,自己浮上水面來。
泡完熱溫泉水,當然要泡一下旁邊的冷泉水,這才像洗三溫暖。
利用回程前的10幾分鐘,解一解手癢,拿起釣竿過癮一下,一下竿一尾石賓就上鉤了。
拍完照送你回家洗溫泉了。
溫泉探勘已完成,整理裝備和環境準備啟程回家了。
時間已近下午3點,準備起步回程,在此也呼籲所有遊客和釣友,凡走過必留下痕跡,希望只留下足跡,不要留下任何垃圾,記得把垃圾帶走,留給青山美好的環境。
一般作釣野生溪流、湖泊、水庫的魚,有些魚偏好青苔;那青苔的收集與保存需要事先準備。方法如下:
1.青苔捏乾用報紙包起來,放在冷藏庫,這方法是可行的,只是青苔都和報紙黏在一起。
2.青苔捏乾直接用塑膠袋包起來,放在冷凍庫(我的方法),且可長時間保存,一年四季隨時可作釣。
特別是夏天梅雨季、颱風過後,青苔已被大水沖洗乾淨,要找到合適長度的青苔,比較不容易,所以想要釣野生吳郭魚,就要未雨綢摩,以備不時之需。
8/27晚上心血來潮,百岳達人"Tommy"來電說:來抓蝦吧! 二話不說,拿起簡單的裝備就驅車前往離台中最近的秘密點,開啟今晚驚險的抓蝦之夜。
時間:20:40 ~ 22:10(1.5小時)
人員:3人
裝備:溯溪鞋、撈蝦網、LED頭燈
眼前一片漆黑,只能用"伸手不見五指"來形容,[夜黑不見影,只聞樹蛙鳴,燈射水中影,只見蝦一群],隨性做一首打油詩,將就將就一下。
看到如下的景色,不知覺的又做了一首詩:[月黑雁飛高,蝦蟹夜遁逃; 欲將魚蝦逐, 漁網滿載歸]。
連水草蝦都出來迎接我們的到來。
Tommy 抓蝦遇到青面獠牙 - 青竹絲,害我詩都吟不出來了,Tommy 3步變2步跑回原地,臉色差一點發青,其實蛇也沒有這麼恐怖吧!它也是寵物的一種,只是比較冷血而已,照的不是很清楚,不敢太近照,怕打擾到青哥在用餐。吃飯皇帝大,還是離它遠一點為上策。
如下圖:這是今晚的收穫,還差強人意,要不是有青面獠牙的青竹絲來插花,讓我們抓蝦的腳步都放慢,安全還是最佳路徑。
雄蝦腳撲朔,雌蝦眼迷離,兩蝦傍地走,我還能辨是雄雌。夜深人靜了,趕緊打道回府吧!
8/23和好友Tommy去攀爬百岳,一來不枉費挑戰人生第一座百岳 - 合歡山主峰,二來訓練自己的體力,為下次遠征"馬陵溫泉溯溪釣魚 + 泡野溪溫泉"做準備。如有同好欲共襄盛舉,靜候佳音,預計在中秋節過後,會喬適當的時間點,一起前往馬陵溫泉溯溪釣魚。
唐代杜甫在〈望嶽〉中說:「盪胸生層雲,決眥入歸鳥。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。」
三層滴流盒上部過濾系統
第一層滴流盒:物理過濾
白棉:是清除水中雜質顆粒和清除魚大便,保持水質清澈。
第二層滴流盒:化學過濾
羊毛絨:是清除上一層遺漏的過濾雜質,也是很好的腐質過濾層,成為菌種的培養區,但是這一層的菌種還是有害的。
活性碳:是清除氯與氯氨以及其它分子量在60到300道爾頓的溶解性有機物質,也有人把羊毛絨、活性碳歸於物理過濾。
第三層滴流盒:生物過濾
生化棉、生化塊、陶瓷環:培殖硝化菌,硝化菌是益菌,益菌的培殖還是以陶瓷環最有效率,這是淨化水質的最後一層。
物理過濾 白棉 |
物理過濾 白棉 |
物理過濾 白棉 |
化學過濾 羊毛絨 活性碳 |
化學過濾 羊毛絨 活性碳 |
化學過濾 羊毛絨 活性碳 |
生物過濾 生化棉、生化塊、 陶瓷環 |
生物過濾 生化棉、生化塊、 陶瓷環 |
生物過濾 生化棉、生化塊、 陶瓷環 |
冬天是個人釣魚的冬眠期,利用假日"櫻櫻美代子"的時間,終於2個禮拜後完成個人夢寐於求的"釣竿櫃" 。
DIY釣竿櫃下方裝置可剎車的輪子
DIY釣竿櫃已完成,只剩下櫃子門上的彩繪,希望能繪出個人的專屬釣魚風格。
DIY釣竿櫃完成後,期待馬年春雨來臨時,旗開得勝、滿載而歸。
我的釣竿櫃裡,釣竿算一算有18支,我到現在才知道我的釣竿有這麼多支。